8月28日,第二届中国志愿者河长论坛暨生态技术研讨会在深圳市委党校举办,深圳市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重点环境领域实验室主任等搭建起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交流合作的平台,从不同的维度、视角等开展主旨演讲并且围绕深圳治水形势与目标任务开展主题沙龙,从深化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的长效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湖管理保护格局,进行深入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经验成果。这些经验成果一是有利于形成党政河长与志愿者河长的高效衔接平台,搭建起一个让党政河长与志愿者河长面对面沟通的桥梁。二是有利于动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革创新共青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三是有利于加快补齐水环境治理短板,通过主旨发言、启动仪式、主题沙龙等探讨深圳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新举措。四是形成了“地方政府+专家智库+社会力量”参与水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推动了人才、资金、技术等全链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十三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下定决心打一场水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在哪里。2017年初以来,团市委、市义工联带领全市志愿服务组织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以赴推进“河未来·益起行”志愿服务助力水污染防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市组建了702名志愿者河长,辐射带动10万名志愿者“河小二”,同时组建1万名“红领巾”志愿者小河长,建立了逾2000人的护水骑兵志愿服务队,号召在深的8所高校组建了护水联盟,全面构建起护河治水队伍体系。在大沙河、茅洲河、坪山河等流域建立了6个护河治水U站,开展常态化巡河护河,形成了巡查、水质监测、反馈、协调、宣导、督查的闭环服务机制,有效动员了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全面参与河流污染和黑臭水体治理,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工作上走在全国最前列。
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中核路赛欧科园孵化中心1号楼8层。
info@naturegiving.com
010-60504322(售后)
010-57489702 57489700 (投诉)
非工作时间段咨询热线:13381289645
1277798710 (客服QQ)